送东阳马生序

觅糖网觅糖制作

觅糖带你看世界

送东阳马生序

【明】宋濂

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 ,又患无硕师、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今虽耄老,未有所成,犹幸预君子之列,而承天子之宠光,缀公卿之后,日侍坐备顾问,四海亦谬称其氏名,况才之过于余者乎?

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;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;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,未有问而不告,求而不得者也;凡所宜有之书,皆集于此,不必若余之手录,假诸人而后见也。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!

东阳马生君则,在太学已二年,流辈甚称其贤。余朝京师,生以乡人子谒余,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达,与之论辩,言和而色夷。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,是可谓善学者矣!其将归见其亲也,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。谓余勉乡人以学者,余之志也;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,岂知余者哉!

译文

我年幼时就爱学习。因为家中贫穷,无法得到书来看,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,亲手抄录,约定日期送还。天气酷寒时,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,手指不能屈伸,我仍不放松读书。抄写完后,赶快送还人家,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。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,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。已经成年之后,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,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,曾快步走(跑)到百里之外,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。前辈德高望重,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,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。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,提出疑难,询问道理,低身侧耳向他请教;有时遭到他的训斥,表情更为恭敬,礼貌更为周到,不敢答复一句话;等到他高兴时,就又向他请教。所以我虽然愚钝,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。

当我寻师时,背着书箱,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,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,严冬寒风凛冽,大雪深达几尺,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。到学舍后,四肢僵硬不能动弹,仆人给我灌下热水,用被子围盖身上,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。住在旅馆,我每天吃两顿饭,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。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,戴着有红色帽带、饰有珍宝的帽子,腰间挂着白玉环,左边佩戴着刀,右边备有香囊,光彩鲜明,如同神人;我却穿着旧棉袍、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,毫无羡慕的意思。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,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。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。

如今我虽已年老,没有什么成就,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,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,追随在公卿之后,每天陪侍着皇上,听候询问,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,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?

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,朝廷每天供给膳食,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,没有冻饿的忧虑了;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,没有奔走的劳苦了;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,没有询问而不告诉,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;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,都集中在这里,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,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。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,品德有所未养成的,如果不是天赋、资质低下,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,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!

东阳马生君则,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,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。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,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,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,文辞很顺畅通达,同他论辩,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。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、刻苦,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!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,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。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,则是我的志意;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,难道是了解我吗?

赏析

作者在这篇赠言里,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,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,专心治学。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,饥寒奔走之苦,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,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,主要在于主观努力,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。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。但他所说的学习目的与内容,则不足取。文章层次分明,描摹细致,情意恳切,词畅理达。

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,突出体现文章的主旨;同样是和颜悦色,侃侃而谈,循循善诱,让人乐于领悟其中的道理。文中有求学时自己与同学的对比,从另一个侧面强调,不仅要矢志不移、不畏生活的艰难困苦,更要追求精神的充实;文中还以如今太学生求学条件之优越与自己当初求学之艰苦,从衣、食、住、学等方面进行鲜明对比,着重强调,学业是否有成,关键在于自身是否专心致志。

作者介绍

宋濂(1310~1381),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:玄真子、玄真道士、玄真遁叟。谥号文宪。浦江(今浙江浦江)人,汉族。明初文学家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”。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,全家流放茂州,途中于夔州病逝,年七十二。明武宗时追谥“文宪”,故称“宋文宪”。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,并称为“一代之宗”。其散文质朴简洁,或雍容典雅,各有特色。他推崇台阁文学,文风淳厚飘逸,为其后“台阁体”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。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《宋学士全集》七十五卷。

大家都在看

不少人过年喜欢拿云南鲜花饼当礼物送人它的原料一般是

15.2万 次阅读

01:26

马说

13万 次观看

00:59

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

13.9万 次观看

01:17

道德经

12.7万 次观看

00:57

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

11.6万 次观看

08:20

滕王阁序

20.8万 次观看

03:34

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

17.5万 次观看

00:23

送杜少府之任蜀州

21.7万 次观看

04:49

离骚

18.9万 次观看

05:37

归去来兮辞

38.9万 次观看

00:28

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

17.9万 次观看

00:47

臧金生朗诵《出都》 回顾历史情怀 | 诗歌朗诵

3.9万 次观看

00:29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朗读

9733 次观看

00:29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诵

13.7万 次观看

05:34

赤壁赋

19万 次观看

01:07

送元二使安西

19.2万 次观看

02:23

pu皮是什么皮

13.7万 次观看

01:49

爱莲说

7.6万 次观看

10:20

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朗读

4.2万 次观看

06:50

过秦论

17.5万 次观看

01:41

洛神赋

10.9万 次观看

04:40

劝学

25.7万 次观看

11:41

弟子规全文朗读

90.3万 次观看

03:27

论语十二章

13.6万 次观看

02:50

字典公公共家里的争吵课文朗读

2.4万 次观看

03:30

曹灿范读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课(选读)《除三害》 | 课文朗读

4.8万 次观看

06:57

陈涉世家

16万 次观看

明朝有记载元旦拜年要作匾食匾食指

13.2万 次阅读

09:48

三字经故事

19.7万 次观看

04:11

蜀道难

15.3万 次观看

03:53

兰亭序

20.2万 次观看

05:09

中秋节的由来

9.9万 次观看

拜年常用吉祥语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的是哪五福

17.6万 次阅读

02:22

詹泽范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(选读)《麻雀》 | 课文朗读

8917 次观看

03:36

木兰诗

23.1万 次观看

以下哪一项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的习俗

10.9万 次阅读

00:58

王二小课文朗读

1.7万 次观看

01:21

赠汪伦

30.5万 次观看

03:45

元宵节的由来

5.3万 次观看

04:17

《春日》朗诵

11万 次观看

04:41

薛飞范读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《和田的维吾尔人》 | 课文朗读

1万 次观看

03:00

扁鹊治病课文朗读

2.8万 次观看

04:18

桃花源记

14.7万 次观看

01:49

北京课文朗读

2.2万 次观看

03:00

曹灿范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《扁鹊治病》 | 课文朗读

2.8万 次观看

02:03

五花山课文朗读

4.7万 次观看

00:47

儿童节的来历

5.2万 次观看

01:15

情人节的由来

2.8万 次观看

02:46

卖炭翁

15.7万 次观看

03:59

岳阳楼记

24.5万 次观看

关于我们

公司简介联系我们权利声明
Copyright © 2019 觅糖 版权所有京ICP备1745981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155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B2-20190569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京字第13133号